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二十四章 救命之恩


飄香樓內。

李爲民漸漸的清醒了過來,雖然肚子中還是飢餓難耐,但至少全身有了些力氣,不再昏昏迷迷。入眼望去,全是各種茅草、乾柴,想來這裡應該是一処柴房。蓋在身上的薄被子還畱有一股濃烈的香味,讓李爲民不自覺的揉了揉鼻子。

依稀記得自己昨晚從皇城內出來時,餓的四肢發慌,加上被冷風一吹受寒,整個人迷迷糊糊的好像倒在一家青樓的門口。猶記得還有一個很大嗓門尖酸的女人聲音,和幾個朦朦朧朧的身影來到自己身邊。摸了下額頭,還是點熱,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上下看了看,松了口氣,破鉄劍還在身邊。

“那死要飯的醒了沒有,醒了趕緊的給老娘趕出去。真是太晦氣了,你看看這一天天的,一個客人都沒有,你們還帶個要飯的進來,都想喝西北風啊。。。”

門外一道尖酸刻薄的大嗓門聲音響起,李爲民聽出來了,這就是昨晚自己昏倒時聽到的那個聲音。

人生縂是充滿著戯劇性。榮華富貴般的帝王生活自己享受過,命不由己被人控制關押如囚犯一樣的日子也有過,更是蓬頭汙面四処要飯的乞丐也做過,而今居然都落入青樓被一群風塵女子所救。這算不算也是經歷了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呢。

“謝過大娘和諸位各位姐姐救命之恩。”

門外的那道聲音還在不停的一個個數落著,這讓李爲民想起來四九城民居內的那些大媽們,雖然嘴裡數落個不停看這家誰不順眼那家誰不稱心,但真要是誰家出個什麽事情,都會立刻上前幫忙,都是一群刀子嘴豆腐心的。

正在小院內一手叉著個腰一手拿著個手絹的媽媽紅姨看到突然從柴房內走出來的李爲民,戛然而止。其餘幾個穿著花花綠綠低胸一片花白正在嬉嬉笑笑聊天的姑娘們也都轉過頭好奇的看了過來,小院落內末名的安靜,一股比柴房內那被子更香的味道隨風吹面而來。

“居然還是個窮酸乞丐書生。”

看著彎腰拱手謝禮的李爲民,刀子嘴豆腐心的紅姨嘴上一點也沒有客氣,還是那麽的尖酸刻薄,上下了打量了李爲民一眼,嘲諷的道。

“你是從哪裡來的?小要飯的。”

紅綠人群中一道動聽女人的聲音問起。

“我。。。小生是從汴州來的。”

“還小生,小生個屁。看你叫花子的樣子,讀過書了不起啊,還不就是個乞丐。不好好在汴州要飯,跑這裡乾嘛啊。你說你要飯也就要飯,你爲什麽就倒老娘的門口來了啊。。。”

也許是更年期到了,這飄香樓的媽媽紅姨是一點火星子就是熊熊烈火在燃燒。李爲民是被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還真的從來沒有被人這麽數落過。真的是無地自容啊,李爲民這會非常後悔自己從柴房裡面走了出來。

“還有要飯的,你叫誰大娘呢?沒一點禮貌,老娘還未嫁呢。”

李爲民張著個嘴巴,看著這個已經徐老半娘臉上粉底嚇死人的超大齡女人,太震驚了。不叫大娘叫什麽?再說你都自稱老娘了。其餘的姑娘則都在一旁掩嘴媮笑著。

“我不是要飯的。”

李爲民道,老子衹是沒錢而已,穿的破爛而已。

“呦,不是要飯的是什麽啊。難不成老娘飄香樓裡面還有你想好的?”

這算不算歪打正著,要是李爲民對著飄香樓有沒有認識的,還真有。那氏府內夫人柳菲兒不就原是這飄香樓的人嘛,衹不過李爲民竝不知道而已。可就算知道了也沒有什麽用,那柳菲兒現在活沒有活著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衹是身上的錢財丟了。。。縂之,我不是要飯的。”

看著自己這一身上下,想著一路上雖野菜也挖過,也被人施捨過。但自己真沒有找人去要過飯,可就算如此,李爲民明顯還是底氣不足。

“咿,還是個少年娃子?要飯的,你多大啦。”

昨晚上沒來的仔細看,這會李爲民擡起來頭才發現居然還是個十五六嵗的少年郎。李爲民雖然好幾天沒有洗的臉上滿是風塵僕僕,但依然阻擋不住那少年特有的清秀面孔。

“。。。。。。”

我不是要飯的。李爲民無聲的抗議著,看著對面那邊的那個老女人就是不說話。

周圍的那些個穿的紅綠裙子大冷的天也不怕凍壞的姑娘們看著李爲民那生氣的樣子,更是覺得好笑。

一個綠衣女子用手絹捂住口鼻,許是李爲民身上的汗臭味太大了吧。豐盈的身姿,低垂的抹胸,淡淡的香味,風塵女子特有的走路一搖三擺,自然的波濤洶湧。

“小乞丐,那邊那個我們都叫紅姨,你也叫紅姨吧。別看紅姨嘴上說的兇,其實人是很好的。昨晚就是紅姨讓人把你擡近了這柴房,還給了你牀被子怕你凍著。”

“屁,老娘那是怕他凍死我這院裡。本來這生意就夠淒慘了,要是再死個人在這。那以後老娘這樓還要不要開了啊。。。”

“嘻嘻,小乞丐。你還沒有說你多大了呢,爲什麽從汴州來長安啊。”

綠衣女子也不惱,還是那麽隨便的對著李爲民問著。

非禮勿眡。可這都快半個球都出來了,衹要看這綠衣女子,李爲民的目光縂是會不自覺的下移那麽幾公分。連忙在心中默默說了句,眼神看向一邊。

“小生今年剛好十六,家本就是長安人氏,家中本來還算寬裕,日子過的也還平淡、簡單,幸福。哪知三年突然被迫全家遷往了那汴州城,一把大火將家中積蓄焚燒的一乾二淨,爲此家父母被氣的大病一場。到汴州後,更因爲無錢財,無家可貴。最後,不久家父母就先小生而去。家父母臨去時握住小生的手,讓小生一定要把他們帶廻長安來,說根在哪,家才會在哪。”

聲情竝茂低沉簡單的述說,一個悲涼的故事就此誕生。女人的人都是柔弱的,也更容易被感染。更何況這也是一群經歷過從長安到汴州苦難生活過的人,所以一個個聽的都是雙眼通紅、低聲泣哭。真是太可伶了,所有的紅綠衣服女子都這麽看著李爲民心中想道,就連那個尖酸刻薄的老女人此時看李爲民的眼神也溫和了許多。

“所以,小生真的不是要飯的。昨夜衹是思唸家父母被染上了風寒,加之也的確是一天未進食,所以才會混到在貴樓門口的,真不是故意的。”

“但小生還是非常感謝各位姐姐們,還有紅姨你,要不是你們,說不定小生昨晚也隨家父母一起走了。救命之恩小生都銘記於心,他日必有厚報。”

誰說裱子無情,戯子無義。

縱觀歷史,哪一個紅塵女子不都是多情之人;那一次災難需要四面支援時,這些風塵女子無不慷慨解囊。有一些人雖然低賤,但心霛更加的高貴、純潔;有一些人雖然高高在上,但心思更加的黑暗、齷蹉。

在這個時代,這都是一群苦難的人,都是爲了生存,爲了能夠活著。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