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 同一个地球(2 / 2)


光是从这两个条幅,就已经能看出他们的态度了。

奥黛丽略微有些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从周南的左侧,扶住了他的胯骨部位。

费沃德和埃廷尼一上一下,打开了车厢,放下了悬梯,下面立即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周南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掌声也就更激烈了。周南露出着温和的笑容,伸出了右手跟大家招手,在奥黛丽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下了悬梯。

一下车,周南就立即被这些年轻人围住了。从另外车上下来的两个随队警卫大急,一边大声喊着平静,一边尽量保护着周南,不被这些年轻人挤到。

好一会儿,下面才平静了下来,周南也没有摆任何架子,跟这大约四五十人的队伍一一握手。

这个场面是随队的记者们最喜欢看到的,不停地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

这几十个年轻人竟然还不是一起来的,一伙来自阿姆斯特丹,一伙来自海牙,全部都是放假的大学生。这个时代,也就只有大学生慢容易串联,其他人没有电话,没有组织,想凑到一起都不容易。

由于已经准备好了抵达阿纳姆的演讲,所以在这里周南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只是向他们表示了感谢,并且跟他们一起合影,承诺会将照片寄给他们学校。

不过这些学生可没有这么容易打发,他们长途跋涉过来,可不是只为了在边境迎接周南,而是要聆听周南的演讲。

过去的两个多月的经历,所有人都知道了,周南演讲的水准之高。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遗憾,因为周南的手臂还在吊着,看来今天想听他的箫曲,是没有机会了。

车队继续出发,后面也多了两辆卡车。

学生们可没有周南他们这么讲究,一个个站在后车厢里,一路上不停地大声地唱着歌,朝气蓬勃地周南都感到羡慕。

虽然他的年纪依旧年轻,但是心态却已经老了,再也享受不到这样无忧无虑的快乐。

沿着跟德国边境线平行的公路,一路向北。

在傍晚时分,汽车终于停在了阿纳姆赫姆斯特拉家族主宅门口的街心花园路边。

数千阿纳姆的民众自发地前来迎接,将不大的街心花园这里挤的水泄不通。

阿纳姆市政厅早就准备好了,不仅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还连上了广播。不仅整个广场,就连整个城市,全国,只要调到这个频道,都能接收到周南的演讲信号。

这次来荷兰,他主要的目的是来参加伊恩的婚礼,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

从阿纳姆市政厅如此热烈的欢迎,也能知道,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在意伊恩的婚礼,他们只在乎周南会在今天演讲什么内容。

但这个时候,周南自然不会讲那些沉重的现实,而是跟荷兰人拉起了关系。

“当我从38年来到美丽的欧洲,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宁静的阿纳姆度过的。而且在这里,我还有幸遇到了我心爱的女孩,成为了荷兰人的女婿。所以,在我的心里,这里已经成为了我第二个故乡。”

周南对着台后面的奥黛丽招了招手,虽然她有些害羞,但是毕竟她也有登台表演的经验,加上这里也是她的家乡,所以她落落大方地来到了台前,站在了周南的身边。

阿纳姆人们看到台上的一对璧人,都忍不住起哄了起来,台下也响起了祝福的掌声。

“虽然那个时候,阿纳姆还处于被德国人控制阶段,虽然,我来到荷兰的目的并不纯粹。但是我始终庆幸,我从来没有对任何荷兰人举起过拳头,端起过枪口。荷兰人,德国人,华人,在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名词,那就是地球人。”

由自己的经历,周南将话题拉向了更高的层次。也道出了今天的主要的议题,那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出生,生活,乃至死去。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唯一不变的是,这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虽然我们分属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的更远大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战争都是毫无意义的……”

周南一直以煽情的语调,用普世价值观的概念,来引导所有人的和平理念,有用各种事例,来阐述人类应该对地球的保护。

最后,又将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由群体转向个人。

“我们不应该破坏我们唯一的家园,而是应该来守护他,保护他,虽然我们终将死去,但是却可以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推迟上架,心乱如麻,当初这一章码的有些不在状态,可是今天感觉没啥改的。昨天一个盟主,一个掌门,今天加更四章……我想说,没有存稿了。今天要感激的人太多,我要一个个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