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1 / 2)





  吕宏说:“沈支队你放心,我吕宏做人还有一点良心,是非黑白,我心里有数。需要我的时候,你随时吩咐。”

  胡长伟的老婆杜喜梅,是向阳市马家沟乡的人,胡长伟入狱后,她离婚另嫁,现任丈夫叫唐家轩,在楚原市西城区经营一家包子铺,杜喜梅在包子铺里管账兼做服务员。二人再婚后育有一子,起名唐欢。

  沈恕穿便装出现在包子铺里,未到饭口,店里顾客稀少。店东北角用布幔隔开一个单间,沈恕就走进去坐下,点了两笼屉包子,就着一碗甩袖汤慢慢地吃。

  杜喜梅四十多岁年纪,皮肤白皙,手脚麻利,说话也爽脆,是打理店面的一把好手。沈恕正吃着包子,杜喜梅掀开布幔,招呼一声,说:“大兄弟,包子还可口?”

  沈恕说:“味道很好,杜喜梅。”

  杜喜梅开心地笑出来,说:“大兄弟,你认识我?”

  沈恕微笑着取出证件,说:“市局刑警队的,沈恕,有点事情想问你。”

  杜喜梅的脸上掠过诧异的表情,随后又眉开眼笑说:“是警察兄弟,你光临我这个小店,是我的光荣。”

  沈恕示意她在对面坐下。杜喜梅犹豫一下,坐了下来。

  沈恕开门见山地说:“十六年前你前夫的杀人案,你做了伪证,为什么?”

  杜喜梅一惊,面带惶恐地掀开布幔向外张望两眼,回过头来对沈恕说:“你可别血口喷人,我做什么伪证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日子过得挺好,你别来搅和,让我消消停停地过吧!”

  沈恕说:“你倒是消停了,胡长伟能消停吗?他在牢里蹲了十六年了,进去时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个饱经忧患的中年人,你们夫妻一场,你真的一点都不惦记他?”

  杜喜梅说:“别再提他,我现在又有了家庭,你翻出这件陈年往事,不是想让我家庭闹矛盾吗?”

  沈恕说:“那好,我问你,胡长伟在发案那天晚上,到底是不是从家里走的,是不是特意带上凿子?有没有说过如果要不回工钱,就要和王守财同归于尽?”

  杜喜梅说:“这话我说过几十遍了,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沈恕说:“你撒谎!”

  杜喜梅身上一震,故作镇定说:“你说我撒谎,证据呢?”

  沈恕从口袋里取出一份文件,摊开在桌子上,说:“这是当年和胡长伟一起做工的同事们的证词,有你们马家沟乡的于得三、张万发、马百顺,还有黄家堡的黄成、黄天富,他们都证实,案发当天,胡长伟是从施工工地离开,并且留下话,说他去讨回工钱,但是绝对没有说过要同归于尽。而那把木匠的凿子,是胡长伟新买不久的,因工地上经常丢失工具,胡长伟才带在身上。在所有人的证词里,只有你的证词截然相反。”

  杜喜梅强硬地说:“那又怎么样?难道他们比我还了解我老公?”

  沈恕说:“那倒未必,但是他们的证词比你的更具有说服力。”

  杜喜梅的鼻子里哼出一声,说:“这就是做警察的态度?你们不是讲究实事求是,用证据说话吗?”

  沈恕对她凝视了一会儿,忽然话题一转,说:“你儿子唐欢是什么时候生日?”

  杜喜梅警惕地反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沈恕说:“因为这是佐证。唐欢是1993年9月出生,而胡长伟是在1993年2月入狱。胡长伟的血型是a型,你的血型是b型,唐欢的血型是o型,所以唐欢不是你和胡长伟生的,而且是在胡长伟案发前就怀上的。证据确凿,你还能否认吗?”

  杜喜梅听到沈恕掌握的资料这样详尽,知道遇见了强硬对手,不再故作镇定,显出慌乱的表情说:“沈警官,这些十多年前的往事,你还翻出来干什么,看你慈眉善目的,就当可怜我,放过我吧!”

  沈恕说:“我放过你,可你为什么不能放过胡长伟?你有了别的男人,和你前夫离婚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把他送进深牢大狱,你就没有一点点愧疚吗?”

  杜喜梅涕泗交流,又害怕客人们听见,用手捂着嘴,声音哽咽在喉咙里,断断续续地说:“我知道错了,求求你,别来破坏——,破坏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沈恕说:“我只要你一句实话,案发当天晚上,胡长伟是不是从家里离开的?有没有说过要和王守财同归于尽的话?”

  杜喜梅哭着说:“他是从工地上离开的,也没有说过那句话,是我撒了谎,我该死,我对不起他。当时我怀上了别人的孩子,我也没有办法啊!”

  沈恕说:“你现在终于肯说实话了。这是刑事案件,人命关天,你作伪证,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王守财真是胡长伟杀的,你的伪证的作用还不明显。如果胡长伟是被冤枉的,他这十六年的大狱,半截人生,也是毁在你手里,退一步讲,你至少是罪魁祸首之一。”

  杜喜梅哭得眼泪纵横,捶胸顿足地说:“沈警官,我后悔啊,悔不当初啊!”

  沈恕凝视她片刻,说:“这话,你留到法庭上说吧!”说完在桌上留下饭钱,起身离去。

  4.翻案调查

  回警队的路上,沈恕接到马占槽的电话,让他马上到局长办公室去一趟。

  马占槽面色不善,见沈恕进来,劈头盖脸地说:“小沈,你最近在忙什么案子?”

  沈恕说:“近来市里没有大案子发生,腾出手来把以前积压的案子梳理梳理。”

  马占槽说:“十六年前的胡长伟杀人案,你是不是要翻过来?”

  沈恕笑着说:“马局,现在有些人就喜欢捕风捉影地编造故事,打小报告,您是明察秋毫的领导,亲贤臣而远小人,不会受到蛊惑的。”

  马占槽说:“你别耍贫嘴,当年那起杀人案是板上钉钉的铁案,人证物证,证得死死的,你再查这起案子,白费劲,现在警力这么紧张,社会治安这样乱,你别把警力浪费在这上面。我这时正式警告你,将来弄出什么乱了,你要承担责任。往重了说,你这是渎职。”

  沈恕依然保持着脸上的笑容,说:“马局,你这是关心我的成长,领导把话说在前面,又说得这样透彻,我心里像明镜似的,一定会把握住分寸。”

  马占槽不耐烦地挥挥手:“我也不要你把握什么分寸,你别插手这起案子就行了。我快退休了,局里的班子要调整,你现在是刑警支队主持工作的副支队长,能不能扶正,要看你的政治觉悟,大局观。行了,我就说这么多,你去吧!”

  沈恕说:“感谢马局指点,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透亮多了。”微点点头,告辞出去。

  沈恕明白马占槽的意思,还有不到一年时间,马占槽的年龄就到线了。他干了一辈子公安,当然不想在离开岗位前,给他的职业生涯抹上一笔黑。胡长伟的案子是马占槽就任刑侦局长后办的第一起案子,万一,万一沈恕真的把案子翻过来,马占槽的名声就彻底毁了,搞不好还要背上处分,甚至和公安局一起承担对胡长伟的民事赔偿。

  这个结果,将会给许多人带来难堪,带来挫折和磨难,带来职业生涯中的污点。为了胡长伟,一个农民工,一个已经判刑入狱的罪犯,值得吗?

  沈恕不会去问值不值得。他是警察,揭开真相是他的职责所在。这是他选择了这个职业的初衷,并且这初衷从未改变。

  回到刑警队,我敲开他办公室的门。

  沈恕充满期待地看着我。

  见我脸色严峻,沈恕的目光黯淡下来:“dna的比对结果出来了?没有好消息?”

  我叹口气,说:“溅在《宝琴立雪》上的陈旧血痕,一共有七滴,其中一滴比较大,直径约一毫米,其余的六滴都很细小,经dna检验,出自同一人,与胡长伟的dna相似度为百分之零点三,与王守财孩子的dna相似度为百分之零点七,可以排除不是上述两人的血迹,是第三者留下的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