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沈恕笑笑说:“他们的事,只要不触犯法律,我们刑警也无权过问,楚原市这么大,事情这样多,我们只能各尽职责,求个问心无愧而已。”

  第7案 人肉罐头

  1.空中目击

  这个杀人案很奇。第一奇是报案人说不清发案地点,第二奇是没有尸体,第三奇是在债破过程中一直没有立案,第四奇是作案手段异常残忍。

  原平平坐在一架国际航班靠窗的位子上,俯瞰着这座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出国四年,一直没有回来,这座生她养她的城市日新月异,城市建设一天一个面孔,从哥哥给她发的照片上看,几乎已经辨认不出楚原市的大街小巷。

  正是晚上10点左右,飞机在楚原市上空开始缓缓降落。看得越来越清楚了,那一座座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宽敞整齐的公路,一辆辆飞驰的汽车,都像在眼前一样。原平平看了一眼飞行指示屏,飞行高度三百米左右。飞机缓缓地滑落,地面上的事物越来越清晰,连行人都隐约可以见到。空中服务人员再次提醒乘客,飞机正在降落,请系好安全带,坐在座位上不要动。

  原平平忽然爆发出一声惊叫,叫声撕心裂肺,让人毛骨悚然。飞机上的乘客被叫声惊吓,骚动起来。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在飞机降落时也必须坐在座位上,不能乱动,坐在原平平斜对面的一个空姐侧过身子,问:“小姐,你有事吗?”

  原平平惊恐地连声说:“杀人,杀人啦,杀人”

  空姐大惊失色,顾不得飞机正在降落,解下安全带,跑到原平平身边:“什么杀人,谁杀人了?”

  飞机上的乘客骚乱起来,议论纷纷:“说是杀人了?”

  这时飞机着陆,机身剧烈地颤动一下,空姐一个趔趄,站立不稳,跌到原平平身上,失魂落魄的原平平又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说:“快救命啊,杀人啦。”

  空姐被飞机着陆吓了一跳,又被原平平的尖叫声惊吓,脸都白了,哀求原平平说:“你别再说杀人了,大家都好好的,哪有人杀人啊!”

  原平平的眼泪出来了,说:“有人在杀人啊,我看见啦,一刀一刀地杀,我看得清清楚楚。”

  飞机停稳后,乘客下机,机场派出所把原平平带到讯问室。原平平的情绪镇静下来,叙述说:“飞机降落时,我一直在看窗外的夜景,忽然看见在一堵墙的后面,有一个人拿着刀,一刀一刀地在杀另一个人,那个人一定没命了。”机场派出所见原平平说话条理清楚,不像是精神异常的样子,感觉事态严重,就向刑警队作了汇报。

  沈恕赶到时,原平平的父母正在和机场派出所交涉。老两口在机场迎接四年未见的女儿,等到乘客走得干干净净,还见不到女儿的踪影,就慌起来,到机场里面去打听,才知道女儿下飞机就进了派出所,更着急了,闯进派出所,一定要马上把女儿领走。

  沈恕让一名派出所的女警安抚两个老人,他向原平平简单了解过案情,说:“那个凶杀现场你能认出来吗?”

  原平平说:“就是一堵红砖墙的后面,灯光也比别的地方昏暗,我看不清楚。”

  沈恕认为案情重大,虽然原平平不能确认现场,还是吩咐值班刑警,以及机场派出所的在家民警,沿着飞机飞行的路线,向西寻找凶杀现场,力争尽快找到受害人或其尸体。如果速度足够快,也许可以发现凶手逃跑的路线和痕迹。

  这天晚上楚原市出动的警力多达两百人,警车五十多辆,沿机场向西,实施地毯式搜索。凡是有红色砖墙的建筑,无一遗漏。在这种大规模搜索下,几乎没有可能错过杀人现场,但是却一无所获。整座城市的治安在今晚异乎寻常地好,连打架斗殴都没遇到一起。

  刑警队收兵回来,已经到凌晨5点,天色渐亮。沈恕和马经略守在刑警队里,也一宿未睡。不断收到刑警们传回来的平安信息,马经略苦笑说:“这个小妮子不会是捉弄我们吧?或者是有幻想症?”

  沈恕说:“很难讲。不过从她的反应来看,不像是在编造谎言,但不排除出现错觉或精神妄想,无论怎样,这次报案关涉到人命,我们还要继续跟进,报案人现在已经回家,我们明天再找她进一步了解情况。”

  第二天,原平平的情绪平静下来,说话也有了逻辑性。据原平平说,她在大学毕业后就去美国留学,一去四年,中间一直没回来过楚原,这次是毕业回来,准备在楚原找工作。飞机降落时,她的心情很激动,一直从窗口观看家乡的夜景。无意中看到两个人影纠缠在一起,其中一人挥舞着刀子,一刀一刀地扎向另一个人。她看得清清楚楚,只是飞机很快飞过去,她没来得及看到更多。背景是一堵红色的砖墙,她辨认不出是什么地方,只是感觉那个地方的灯光比其他地方要昏暗些。

  原平平描述不出两个当事人的体貌特征,甚至连性别也说不出来。不过她信誓旦旦地说,她看得清清楚楚,凶手连续捅了另一个人好几刀,那个人多半是没命了。那一定是凶杀现场,不会是错觉。

  沈恕在聆听时,仔细观察原平平的言谈举止,感觉她的情绪很正常,看不出妄想症患者的症状。原平平留意到他的眼神,说:“我知道你们会怀疑我在胡说八道,我把美国常青藤名校的硕士毕业证都带来了,精神不正常的人应该没有这个能力吧?”

  沈恕扫了一眼她的毕业证,说:“你别误会,这毕竟是一起人命案,我们必须要慎重。无论怎样,我们要感谢你配合公安的工作。”

  奇怪的是,原平平报案一周后,既没有当事人家属来报案,也没有发现尸体,各家医院也没有接诊过符合各项特征的刀伤患者。这起在空中目击的凶杀案,究竟是否存在,无法得到证明。

  2.寻找现场

  这起案件给原平平的生活也带来了困扰。她四年前自费出国留学,这次回来原是怀揣着雄心壮志,想在家族生意中做一番事业,没想到未下飞机就遇到了这件事,完全打乱了她的计划。

  原家在楚原市虽算不上巨商,却也是小有名气。她父亲原本夫早年是楚原市肉食厂的技术员,工厂倒闭后自己创业,二十几年心血,创出响当当的“原氏企业”招牌,集家畜饲养、屠宰、肉食冷冻、成品加工为一体,产品销往省内外。如今原本夫年事已高,对家里的企业逐渐撒手,处于半退休状态。由原平平的两个哥哥原野、原田负责打理。原平平在美国读书时主修市场营销,她父母也对她寄予了厚望,希望她回国锻炼几年后,能够接手营销总裁的职务。

  原平平明显从别人的眼睛里感受到不信任,甚至父母的安慰,都让她感觉是在敷衍。她非常肯定自己没有看错,她发誓一定要找到在空中目击的那个地方,让人们相信她不是在臆测或者编造谎言。

  原平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着车走遍了楚原市的大街小巷,寻找她记忆中的那个地方。那种古老的红砖墙,在楚原市到处都是,原平平看许多地方都依稀仿佛,却又无法确认。

  由于无法确认凶杀案是否存在,沈恕逐渐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案件上,但仍派出青年刑警许天华跟进。

  许天华找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想通过科学计算,找出原平平在飞机上视力所及的范围。但专家告诉他,这个计算非常复杂,除去飞行高度外,与飞机的飞行速度、经纬度、天气情况都有密切关系,无法计算出确切数字,但是在这个高度,视野应该可以涵盖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

  许天华向沈恕汇报后,沈恕说:“既然这样,这起案子还是先放放,目前社会上的治安案件频发,刑警队的警力也有限,你在有空闲的时候跟进一下就可以了。”

  没过几天,原平平又来到刑警队汇报情况,说她找到了发案的地点。沈恕见她说得非常肯定,就派许天华和她过去看看,为了取证,又来到法医室请我和他们一起去。

  原平平带着我们来到一个比邻郊外的老式居民区的外墙边,指着中间的一块区域说:“就是这里,我有八成的把握,你们看,这个红砖的外墙,这地面上铺着水泥预制板,没有土,和我印象里的凶杀现场一模一样。”

  许天华怀疑地看着她说:“你真的很有把握吗?这样的地方在楚原市到处都是,我们沿着这里走上半小时,保证能看见一个差不多的环境。”

  原平平不悦地说:“是我目睹的现场,我对这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是那种阴冷的感觉,多半就是这里。”

  我打量一下四周的环境说:“不是这里,你认错地方了。”

  原平平激动地说:“怎么会错呢?我已经找了好几天了,就这个地方最像。”

  我说:“你别急啊,听我说。你当时坐的飞机是从西边来,你坐在左手边的靠窗位置,而我们站在墙的左侧,你的视线与墙之间有一个死角,只有那两个人是站在离墙较远的地方,你才能看清凶杀场面,在那种情况下,你是不会留意到这堵墙的。只有那两个人站在墙的另一侧,才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一堵红砖墙、两个打斗中的人这样的画面。这种视觉留存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原平平被我说服,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沮丧起来,甚至她自己也开始怀疑在飞机上目睹的景象的真实性。

  以后,原平平对红砖墙产生了畏惧心理,每次从墙下走过,都感觉凄冷阴森,恐惧感从心头浮起。

  3.恐怖记忆

  回到刑警队,我向沈恕谈了对原平平报案的看法。从原平平的精神状况和她所表现出的处事沉稳来分析,她没有编造谎言的动机和倾向,至少她本人对这件事深信不疑。那么,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凶杀案确实曾经发生过,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凶手在作案后迅速转移尸体,而且尸体隐藏得很好,至今尚未被人发现。第二种情况是原平平产生了错觉,那两个人是在做别的事,比如说打闹游戏,原平平在空中飞行时看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沈恕对我的分析表示赞同,说:“无论怎样,在目前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对这样一宗无法立案又难以认定的凶杀案进行调查,是不明智的,只能暂时先放一放,等到有明确的迹象时再集中警力侦查。”

  原平平在半个多月后,终于放下了这件事,开始投入到家族的生意中去。原家的生意摊子铺得很大,家畜饲养厂和屠宰场设在郊外,包括生猪、鸡、牛羊等家禽家畜,冷库以及成品加工厂设在铁东区,是城乡结合部。原平平的大哥原野负责郊外的生意,成品加工则由原田负责。原本夫的理想是由原平平承担两摊子生意的采购和销售,长期目标则是开拓海外市场,这也是他送原平平去美国留学的本意。原平平加盟公司后,在市场部任职。每个月的上半月在养殖场,下半月在加工厂上班。

  原平平回到加工厂后,熟悉过环境,就开始正式投入工作。她内心里蓄着一股劲,工作起来充满热情,很快就熟悉了环境。原家早年家境贫寒,原平平的两个哥哥都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原本夫经营生意,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熟悉技术,却对经营管理不在行,对原平平也就格外期待,在工作中对她非常支持。

  这天晚上,原平平忙碌了一天,8点多才回到家。还没脱下外衣,拎包里的手机就响起来,是公司市场部的张欣然,在电话里她得知,一辆河北来的货车已经来到冷库门口,按照订单要拉走两吨羊腿和一吨骨泥制品,但是对方在装车前对产品的等级提出异议,认为其中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原平平知道这笔订单,对方是原氏企业的大客户,不敢怠慢,又转身出了家门,开车返回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