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2)(1 / 2)





  剧痛让德尔生不如死,连呼吸都变得费力。

  陆盐毫无感情地说,我之前能砸掉你半只耳朵,现在我仍旧能,我还能一根一根碾碎你的手指头。

  那双漆黑的眼眸如同吐着信子的毒蛇,令人不寒而栗,德尔瞳孔剧震。

  他一点都不怀疑陆盐这番话的真实性,当年陆盐十二岁少年时,就敢下那样的狠手,更别说现在了。

  陆盐用电击棒拍了拍德尔的脸,冷笑一声,我问你什么你就老实回答,这样就能少受点罪,懂吗?

  虽然电击棒没开,但陆盐这个动作仍旧给德尔极大的压迫感,他喉咙又是一咽。

  陆盐问,你跟前总统布鲁尔什么关系?

  德尔脸色灰白地摇头,我跟布鲁尔什么关系都没有,捷森特跟他很熟。

  见他到现在还不老实,陆盐放下电击棒,拿过一旁的铁器在手里点了点分量,才拉过德尔的手指。

  德尔眼睁睁看着陆盐撇开他的小拇指,似乎要用铁器砸碎他的指头,呼吸加重。

  在陆盐抡起铁器那刻,德尔颤着声慌忙说,捷森特是中间人,帮布鲁尔倒卖武器,我只干一些杂活,偶尔给他们擦屁股。

  你父母的事跟我没有关系,都是布鲁尔的主意。

  德尔知道的事并不多,他只知道E77星的实验室一些内幕,捷森特才是关键人物之一。

  捷森特明面是一家资产过亿的能源公司老总,实际背后经营着很多见不得人的产业。

  他跟布鲁尔有许多利益交集,实验室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星际政府的拨款,但大部分钱是捷森特掏的,所以他在实验室挂了管理的头衔。

  说是中间人,其实捷森特更像是中间商。

  实验室后期加入的科研人员,有很多人都是捷森特安排的。

  他真正想要的是这项技术,但布鲁尔也是老狐狸,把核心资料捂得很严实,他并不想捷森特掌握技术后,一脚把他踹开。

  这俩个人既是合作关系,又互相防备着对方。

  E77实验室具体是因为什么爆炸的,德尔并不知道,捷森特也没有跟他说过。

  至于陆盐的父亲陆争明成了布鲁尔的替罪羊,德尔知道这件事,布鲁尔逃亡时跟捷森特谈放射性金属,提到过这件事。

  那个时候德尔就在捷森特旁边,跟裴曦说的一样,布鲁尔这么做,就是为自己争取更多逃亡的时间。

  捷森特后来假装成裴曦的同事,去陆盐家接走他跟他奶奶,也是冲着合成放射性金属以及裴曦的研究资料。

  德尔比裴曦知道内幕更多,真相更触目惊心。

  在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布鲁尔公众形象非常好,他儒雅英俊,热爱动物,热衷慈善,力排众议为Omega争取了很多权益,最高支持率达到了90%。

  现在看来真是讽刺又可笑。

  他父母被这个人面兽心的政客欺骗,他的家庭也被这个人毁了。

  看和陆盐阴郁神色,赫淮知道越接近真相,他越难受,心脏也跟着抽疼。

  赫淮的难受除了心疼陆盐,还包括他父亲伤害了陆盐。

  星舰爆炸导致陆争明去世,裴曦抑郁而终,陆盐的家庭散了。

  虽然他父亲不知道真相,依照当时的情况看来,他们俩个人作为军人都没有错,但很多事不是只看对错的。

  第53章

  陆盐跟赫淮带着艾德回到主星,将他交给了星际的司法部门。

  当年因为签订了保密协议,即便裴曦反对实验继续进行,她也没有向媒体公开。

  裴曦那个时候对前总统布鲁尔抱有极大的希望,她以为对方不知道这场实验的危害。

  实验室虽然是布鲁尔签字同意的,但这里面的流程非常复杂,总统不知情很正常。

  所以一层层上报失败后,她才把希望都放到了布鲁尔身上。

  裴曦跟其他退出的科研人员,写了很多反对进行实验的报告,这些都可以证明他们的清白。

  再加上艾德一部分的口供,裴曦他们很容易脱罪。

  真正麻烦的是陆争明,目前没有关键证据能证实陆盐的父亲受到布鲁尔的欺骗,才拿着放射性金属到主星。

  不过有幸存的科研人员做人证,足以让联盟政府重新调查这件事。

  但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想要找到铁证为陆争明脱罪非常困难。

  裴曦这些科研人员跟陆争明案子的最大不同是军部下令击毁了陆争明那艘星舰,造成数十人死亡。

  一旦案件逆转,司法部门的权威就会受到质疑。

  裴曦他们则不同,他们是被布鲁尔绑架的,就算真相公之于众,民众谴责的也是前总统布鲁尔。

  政府从头到尾都没有为难过这些科学家,当年他们跟布鲁尔一块消失后,官方给出的通告措辞很严谨,用的是疑似跟实验室爆炸有关。

  联盟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搜查了这些失踪科学家的住所,家人也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调查。

  查清家属跟这件事毫无关系后,政府没再打扰他们的生活。

  所以这两件事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陆争明翻案很困难,除非有铁证。

  那块合成放射性金属,就是很关键的证据。

  所以裴曦在星的时候,认真征询过陆盐的意见,在得到陆盐的体谅后,她才将那块金属留在了荒星。

  那两个幸存的科学家,早跟裴曦达成了共识,他们宁肯背着叛国罪,也不想透露放射性金属的下落。

  现在政府已经恢复了裴曦在内的十二个科学家所有荣誉。

  这件事一经报道,立刻在网上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民众一边倒地在骂布鲁尔。

  十几年前的实验室爆炸事件重提,不可避免地讨论到陆盐父亲。

  虽然案子重启调查,但透露出去的消息却很少,不过因为裴曦的缘故,网民对陆争明有了很多好感,开始觉得陆争明叛国可能另有原因。

  毕竟裴曦和陆争明是夫妻,当年陆争明报复主星的行为,可能是受到了布鲁尔的要挟。

  现在陆争明的公众形象从反叛军,变成一个为救妻子,被人逼迫犯法的可怜形象。

  虽然还是犯法,但起码加了一个爱妻的好丈夫人设,因此获得了一部分人的同情。

  陆争明的口碑之所以会翻盘,是因为他没来得及害人,所以民众才会轻易原谅。

  但没人知道,他父亲从来没有想害过任何一个人,陆盐却没任何证据证明这点。

  现在网络都在讨论,陆争明这个行为到底算不算叛国。

  虽然他有危害大众的行为,但并非自愿而是被人胁迫,不应该是叛国罪,这属于胁从犯。

  出于多种考虑,联盟政府这边也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陆争明的罪名从叛国改成胁从犯,只要陆盐同意就以这个结案。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叛国是很严重的罪名,子女后代都不可能从军从政。

  胁从犯至少是受人胁迫才会犯罪,两种罪名本质的区别。

  但陆盐没同意,他不能帮他父亲认下这个罪。

  陆盐这个决定意味着,只要陆争明一天不翻案,赫淮之前的设想全部都不可能实现。

  在不知道一切真相之前,赫淮还想着让陆盐入职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