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照金巷第162节(2 / 2)


  蒋黎点头道:“放心,忘不了。”又问道,“修哥儿的任命下来了么?”

  谢暎道:“就这两天了,估计最晚月底他们就会启程赴任。”

  蒋修的上司升了官,要去京西北路的都部署司,也没忘了提拔他跟着。蒋修自己有战功资历在那里摆着,加上又有谢暎在枢密院,所以任命来得很顺利。

  “要是能再晚些就好了,”蒋黎叹道,“南风这一胎才刚怀上呢。”

  这次蒋修去外地赴任,会把苗南风和长女都一起带着。

  陶宜笑笑,给她夹了一块酿藕,宽慰道:“放心吧,有无晦他们在,善之这次赴任的时限不会太急的。”

  路上可以慢慢走。

  蒋黎这才放了心,但又不由地再叹了口气:“这下子又不知他们几时才能回来了。”

  “明年,或者后年,我们可以去看望他们啊。”蒋娇娇很是乐观地道,“也不算太远,到时把之之也叫上,让她去给大嫂嫂述个职。”

  说完,姑侄俩就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陶宜和谢暎笑着对视了一眼。

  珩哥儿在旁边认真地往嘴里扒着冷淘,他姑外翁还顺手给他添了些。

  瑜姐儿则被她爹爹抱在怀里,一勺一口羹汤喝得香。

  清风正好。

  花香正好。

  第169章 心意

  姚之如和几个绣娘讨论完了新图样的针法,优哉游哉地将一盏茶喝罢,然后看了眼窗外的日光,放下手中账本,起身走到门外打算把屋檐下的花盆挪一挪。

  玲儿从外堂进来,唤了她一声:“姑娘,南京那边又来了信。”

  姚之如闻言,直起身,拍了拍指尖染上的尘土,然后伸手把信接了过来。

  这不是沈约第一次给她写信。

  从他去了南京后的第二年开始,他就会隔段时间写封信回来给她。每次的内容也都差不多,先问她和其他人好,接着就是说他的近况,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但他写得都不太长,最多的时候也不到两页纸笺,行文十分凝练,看得出是不想让读信的人失了耐性。

  起初那些信都是送去的感通山,次年她还俗立户之后,沈约又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便开始把信往绣舍这边送。

  只是她看完一封烧一封,从来没有回过。

  姚之如展开信笺,发现这一次沈约写的内容有些不同。

  信的末尾,他不再只是像从前那样祝她安康,而是多添了句话,写着:“宋城晴光好,汴京雨否?”

  他用了疑问句来做结。

  姚之如的目光落在那处,良久未语。

  “之之。”蒋娇娇带着瑜姐儿一起来了。

  姚之如闻声抬眸,莞尔迎了上去。

  她也没刻意藏着手里的信,蒋娇娇见了,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是南京来的信?”

  若是襄阳来的,姚之如的表情应该不会是这样。

  姚之如就顺手把信递给了她,然后自己在旁边高高兴兴地逗着瑜姐儿。

  蒋娇娇很快看完了信,复又朝好友看去,问道:“那你这次打算回么?”

  姚之如摇了摇头:“也没什么可说的。”

  言罢,她顿了顿,又续道:“现在这样就是最好。”

  蒋娇娇明白她的意思。

  她可以接受沈约像个多年未见的普通朋友一样写信来问候和自述近况,她也并不希望他过得不好,但回信却是一件需要心意的事,而她已经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了。

  蒋娇娇点点头,把信递了回去:“那你对他没什么可说的,对许大夫呢?”

  姚之如正要把信收起来待会拿去烧了,闻言不由一怔:“许大夫怎么了?”

  蒋娇娇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

  姚之如更感茫然。

  少顷,蒋娇娇略显无奈地道:“之之,你有没有摸过自己的头发?”

  姚之如下意识抬手去摸,结果刚碰到发髻,自己就笑了:“我这不是用的懒梳髻么。”

  她自己的头发还不够长,平日里为免麻烦,都是直接用的假髻。

  “我的意思是,你如今已经还俗了。”蒋娇娇认真地看着她,说道,“别说你已不是比丘尼,人家也从来不是和尚,你怎么就没想过他一个样样都出挑的男子来汴京四年不谈婚论嫁,就隔三差五到你跟前凑,是什么意思?”

  姚之如蓦地愣住了。

  她不是听不明白蒋娇娇的意思,但她明白之后却根本不敢相信,或者说……这让她太难以置信了。

  “……不会吧?”她还这样说道,“他也不是来得很勤,以前我在感通山的时候,他一个月来一次。如今也最多不过三四次,一回是看在大家朋友份上来帮我诊平安脉,一回去家里带些药材什么的给我,有时候就是拿东西到店里补,或者买绣品送回襄阳给他家里人。”